“霸王别姬”指的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妾虞姬。最早关于“霸王别姬”的记载出现在《楚汉春秋》和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。楚霸王英雄末路,虞姬选择自刎殉情,这个故事令人动容。接下来小编将向大家介绍“霸王别姬”的历史故事。
秦朝末年,有一支农民起义军,头领叫项羽。这小伙子不但长得高大威猛,力气也大得惊人,尤其擅长使一杆丈八长的枪,骑着高头大马,勇猛无比。他在巨鹿一战中,不仅杀敌无数,杀伤秦兵三十多万,还一举摧毁秦王朝,让巨鹿都变成了空城。项羽年轻气盛,虽然功劳最高、实力最强,就成了西楚霸王。秦国灭亡后,自己要称帝,惹出无尽风波。
他把秦国统一了的中国重新分封了十八路诸侯,霸王没有按照战功大小、军事实力来分封,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封,让各路诸侯都感到非常不满。其中势力最强大的是刘邦,被封为汉王,统治着巴蜀和汉中一带。这里可是秦王朝放逐囚犯的地方,汉军将领大多是山东人,谁也不愿意离开家乡来到这个边远的、贫瘠荒凉的地方,士兵和将领常常逃跑。刘邦非常恼火项羽,但是他是个心思缜密的人,听从谋士的建议,积蓄实力,等待着霸王攻打齐国的时机,攻占关中,夺回土地,然后大规模向东进发。
楚霸王气炸了肺,他可厉害了,打仗比谁都强,把刘邦打得满地找牙,这一场战争打来打去整整打了五年多。士兵们打仗打得人困马乏,老百姓也没心思种地了,全乱套了。最后,项羽和刘邦没办法了,只好讲和。他们把一条叫做鸿沟的河流当作分界线,东边归楚,西边归汉,各自守着自己的地盘,不再打架了。
项羽刘邦私下里达成一笔交易,刘邦要求项羽放回他被楚军俘虏的父亲和妻子吕雉。项羽这个人慷慨大方,毫不犹豫地释放了这两个重要的人质。刘邦感激不尽,铭记于心。然而第二年,刘邦突然变得背信弃义,趁着项羽撤兵的机会,全力追击楚军,歼灭了项羽的大军。项羽大为愤怒,痛斥刘邦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,迅速集结三十万大军,反攻刘邦的汉军。他手握长枪,勇不可挡,一路杀到汉军胆颤心惊,溃不成军。汉将们抱头鼠窜,仓皇逃出领地成皋,关上城门,再也不敢出来应战。
刘邦这个人,有多聪明,手下那帮军师,简直是鬼神般的莫测。他们决定和齐王韩信、魏相国彭越等一大帮超强势力诸侯一块儿围剿项羽。刘邦还说,只要把项羽搞定,临淄和大梁的土地都给你们,自己留着当老巢算了。各路诸侯一听,更加坚定对刘邦的支持,人马众多,粮食充足,声势浩大,一场对付西楚霸王的战争就要开始啦。
刘邦把指挥作战的首选,投给了足智多谋、能征惯战、能打能跑的韩信。他们第一个行动就是让张良拿主意,趁着楚军正围着固陵打转呢,一溜五千精兵偷偷绕到楚军囤积粮草的地方,把楚军粮库给点着了,正所谓:一举为天下除害,后患全无!那时,项羽本霸王连输两仗,士气低迷、粮草难支,韩信这一手,可谓棋高一着,解救了危局。只是可怜了楚军和项羽,背着个空粮袋跟刘邦打仗,以后饿着肚子可咋办呀!
项羽那厮实在是猛,手下那些部将各个都勇猛无比。咋办,咱们得想办法把项羽调出自己的营帐,让他误入一个没有退路的可怜境地,然后一举包围他,将其歼灭!韩元帅带著谋士四处瞧地形,好不容易选中了安徽九里山,布置了十面埋伏,还派了能说会道的李左车来诈降,希望能骗到项羽的信任,引他走进这十面埋伏的坑杀阵!
项羽虽然兵强马壮,但是和刘邦面前浩浩荡荡的大军一比,他就觉得自己的兵力少的可怜。为了保住江东父老,项羽决定坚壁清野,守住城池,不跟刘邦拼死肉搏。毕竟项羽起家的地方就是江东,大家心向着霸王,只要沉住气,等汉军粮草断绝,不战自退是必然的。可惜项羽有个致命的缺点,他身边没一个头脑灵活的谋士,这让霸王根本指挥不动军队,难逃一败之功。
这一天,项羽的叔父项伯兴奋地匆忙报告,说汉军中有一位投降的谋士李左车请求会见大王,愿意为大王效力。项羽正为缺乏人才提供战略建议而苦恼,突然有一个李左车从天而降,让他惊喜不已。而且,关于这个李左车的经历,众所周知:他曾在赵王手下辅佐国事,但却没有得到重用;后来投奔韩信,但韩信被封为齐王后变得傲慢自信,所有的策划都由他自己决定,对麾下的谋臣不予听从,几乎有八成的人因此离开,所以项羽对这个李左车的到来感到高兴也不足为奇。
项羽对李左车十分器重,立刻让人把他请到军营里审问和考察,李左车恭谦谨慎,一脸真诚的样子:“大王,我现在一无所有,四海为家,愿意投奔到您的旗下,只要您能给我一个机会,让我能够得到您的重用,就算要我以命相抵,我也心甘情愿。”项羽对他的表现非常满意,可惜两军正在交战,投降的敌将太多,不得不小心防范啊!项伯在这里直接提醒:“我们两国交战,必须防备那些假装投降的敌将来袭。”
“我只是个操心的谋士,又不能上战场打仗,就算有啥计策,也就是跟大王说说,大家一起商量,最后听不听还是在大王。至于这边布置力量的虚实,早有人给我报备,根本用不着我去冒生命危险投降试探。大王要是信不过我,那是臣的错,我看错人了,还不如在这儿死掉,说明我的心思呢。”
说罢,李左车便往身边柱上撞去,被众人救下。李左车是个学识渊博的智者,霸王又见他赤胆忠心,自然也是想从他嘴里探听刘邦大营的虚实,就把他留在身边任用。
项羽大军坚守不出,整座大营死一般寂静,仿佛饿狼看着羊群。这天,一个名叫“垓下”的小兵传来消息,说韩信大军驻扎在那里,并且张榜布告辱骂大王。这真是细作收集来的情报,大王请过目。榜上布告说,人们已纷纷背弃楚国,天意已属汉王,甚至有剑光生出如烈焰一般,说要斩掉项王的头。
大王性烈如火,岂容宵小放肆戏弄?立即发兵捉拿韩信,周兰等皆苦苦拦阻:“此韩信之计谋也,等闲几句胡言乱语,欲煽动大王怒火。大王万万不可轻举妄动!”大王转身佯装请教李左车。
李左车道:“韩信这人一向自视甚高,就算故意大呼小叫,也没用。关键是,大王您要稳住阵脚,可不能老躲着不动。否则,他们能等您多久呢?会让士兵和战马消耗粮草吗?大王,您可不能被打了,就把粮草都消耗光了,一定要让对方忍饥挨饿,然后再打,这样他们就顾不上攻打您彭城了。您要是长时间不进攻,他们必然会想办法,去攻占彭城,要是彭城也被攻破了,那可就真没地方可去了。所以,如果大王您主动出兵,打了胜仗,当然可以把刘邦的军队打败;如果打不赢,还可以退保彭城,这是个进可攻,退可守的万全之策。不过,我是初来乍到的,不敢多嘴。”
李左车那张嘴就是好使,谁也比不了,他什么都能说通,谁也找不出他的错来。项羽那么倔强的一个人,被他说服了,居然心血来潮,要去打刘邦。虞子期是项羽身边最忠心的臣子,他劝不动项羽,只好去找妹妹说项羽。他对项羽说,只有击败刘邦,才能挽回大王的心,毕竟只有胜利才能让项羽的霸主地位更加稳固。